一家教培机构还有没有希望 就看这三点能否做到

来源:王文杰老师 2024-04-12 22:20:23 所属栏目:围观教培

如何判断一家机构有没有希望,主要就看三点:人才、财务和业务,能守住这三点,基本上你的机构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如何判断一家机构有没有希望,主要就看三点:人才、财务和业务,能守住这三点,基本上你的机构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一、人才:要有人才,又不能受制于人

对于任何一家机构来说,人才都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你的业绩不够好,只要你有能做业务的人,那你就能续命。你的流程不够清晰,只要能有建立流程的人,就一定可以保持高效率。你的产品不够好,只要有善于教学的人,就一定能保持更好的教学品质。

但是,任何一家公司不可能做到个个都是人才,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团队成员大部分看起来都很平庸,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这里说的平庸,并不是说这个人的能力和素养高低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通人在进入到你的团队和体系之后,其具体表现到底是平庸还是优秀的问题。

某家机构清明节是这么放假的,456正常上班,789休息,毕竟平时这家机构工作强度本身就很大,而且一直都是只休一天半,难得有了连续的三天假期,所以很多员工在这个假期都玩的很开心。本身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老板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觉得这么放假,员工的心思都玩野了,工作起来就很难保持状态,于是就开始在私下里抱怨,打算以后就不可以这样放假了。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上位者的心态,他们总是在俯视员工,总是非常傲慢的认为:是我给了你们一份工作,一份每个月可以挣到几千块钱的收入的机会。因为你们每个人都不应该过的更轻松,你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好好当个奴才,听我调遣。显然这就是一种对员工缺乏尊重的表现,何种情况下,如果每个人都处于一个仰视的地位,人格也得到不尊重,人才肯定会流失。

作为领导者,在用人上一定要有基本的觉悟,项目做成了是大家的功劳,该论功行赏就论功行赏,该放松就要好好放松,因为最大的受益人老板自己。如果项目没做好,自己先表态承担责任,然后找问题、找不足,找解决方案,能力不行就培训,激励不到位就加强激励、人的态度不行就换人,不要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员工欠了你的似的,老板和员工在很多的场景下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一种互利关系,而不是互相算计的存在。

还有一种情况是,从来都是用那些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人,而不是用那些强人,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些能力比自己更强的人,很多时候都不会让自己感觉很舒服。一个机构最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就是,老板的能力是这个团队里最强的,因为老板自己本身就是最后的接盘侠,而你又是那个能力最强的,这就意味着从过程到结果,都得是老板自己背锅。

但是建立团队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通过别人的努力实现个人的目标吗?往大了说,就是通过团队的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个过程中,如果你用的永远都是能力不如自己的,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的群体,那说到底就意味着,你本质上还是一个打工人而已,而且你个人能力和精力的天花板,就是你的机构的天花板。

二、财务:一定要挣钱

一个机构一定要有利润,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因为有了利润,我们才能更好的活在当下。“没有利润的公司,都是在耍流氓。”在预收款作为主要收入模式的教培行业,并不是每家机构都是有利润的,因为预收款的存在带来了现金流,老板自己手里有钱,但是却忽视了预收款本质上是一种负债。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懂,但是能不能真正落实到经营行为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几年教培行业不断的暴雷,这些大机构从来不是因为自己业绩不好,也不是因为现金流不够大,而且在那个暴雷的当下,如果从账面上看,依旧还有一大笔的现金。就是这种情况下,很多机构依旧是挺不下去,原因就是机构处于一种长期不盈利,手里却又有现金的情况。

理论上来说,一家机构每个月的所有的成本支出不能高于当月的课消金额,如果高于这个金额就意味着亏损,如果低于这个金额就意味着盈利。但实际上,这还只是账面数字,因为你在4月份的课消金额实际上是1月份的预收款的消耗,但是1月份的预收款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周期消耗掉。如果你的预算不够严谨,即使是你当月成本低于课消金额,你也可能实际上看不到利润,因为这个钱可能在课消之前被其他支出所消耗。

机构规模小本身一点都不可怕,因为教培行业本身就是由随处可见的小机构构成,但是如果机构不产生利润,就会非常危险。一家机构的的现金流的临界点是六个月,也就是说你手里随时要准备六个月的应急资金,如果你手里的资金只有三个月,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不是招新重要还是消课更重要的问题,通过招新扩大现金流让你机构可以跑的更快,通过消课持续产生利润,可以让你的机构发展的更健康。

三、业务:回归经营之本

一家机构如果既有钱又有人,一定是伴随着可持续的发展,一家不发展的机构,既不可能有钱,也不可能有人。你看有些机构多少年过去了,员工还是那些老面孔,课程还是老三样,环境也没什么变化,校区也没见有扩大,所以这样的机构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发展,自然也看不到什么希望。这样的机构很容易被客户和员工理解为混日子,而如果停止了发展的念头,打算躺平混日子,那现实一定会满足你。

所以,一家看起来有希望的机构,一定要关注两个增长指标:规模、效率。

规模化是前提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设定的增长目标会低于前一年,即使是在外部市场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每个稍微有点经营意识的老板定的年度目标也一定比去年要更高。原因一点也不复杂,记住一句话,业绩治百病,每一家公司、每一家机构都或多或少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你的机构是保持增长状态,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如果一家机构一年不如一年,哪怕是停止增长,你内部的问题都会不断爆发,这是客观规律。

效率是参照物

当然很多人在说小而精或者小而美的模式,但这和规模化并不矛盾,小而精如果只是单校区,实际上是不可能形成区域优势的,而只有多校区形成的联动效应,才能形成规模优势,覆盖更的受众群体。而这种增长伴随的是学员人数、管理成本、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以单一的追求规模是不够的,在规模化的前提下一定要关注效率。

具体到教培机构,效率能不能得到保证就看三个指标:获客成本、续班率和班容率。一个学生报名的费用是5800,其中获客成本可能是150,意味着我花了1500块钱的营销费用,就能换了58000的业绩。而如果我花了3000块钱的营销费用,换来了58000的业绩,这就意味着你的效率在降低。因为学员人数变多了,原来500人的时候,我的平均续班率是80%,有400个学生会选择续报。

而现在我有了800人,实际续费的人数是600人,意味着我的续班率只有75%,现在这个效率是在下降的。最后一个就是班容,之前500个学位,坐了450个学生,那如果现在是1000个学位,实际上课的学生不应该低于900.

当然,规模小的时候,总觉得效率是最高的,但是没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你根本形成不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挨打的份。而一味的追求规模,却没有同步的效率提升,那就是空心大萝卜,中看不中用。你可以有很多的评价指标,但是只有伴随着规模同步增长的效率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所以,一家有希望的机构一定是把精力放在这三件事情上,让人才越来越多、让利润越来越大、让效率越来越高。

标签:培优机构 教培运营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教培行业老板不能是老好人 挣钱、分钱、花钱能力更重要
下一篇:教培机构必备的营销思维 经营中的攻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