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数字基座,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2024-04-16 13:35:06 所属栏目:案例实践

上海市长宁区擘画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1234N”蓝图,打造了区校两级教育数字基座,为全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数字应用,形成覆盖区、校各级单位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应用融合、“一座”统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首创了整区推进模式下的“标准化+个性化”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助力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为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发展智慧教育,促进智慧教育领域经验总结和互学互鉴,加强优秀案例分享和国际传播,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指导下,“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开展了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经过申报或推荐、案例撰写培训和修改、专家遴选、公示等环节,共确定324个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其中区域发展类74个、学校实践类226个、解决方案类12个、研究成果类12个。

本期为您带来区域发展类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打造教育数字基座,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长宁区擘画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1234N”蓝图,打造了区校两级教育数字基座,为全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数字应用,形成覆盖区、校各级单位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应用融合、“一座”统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首创了整区推进模式下的“标准化+个性化”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助力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

一、建设数字基座,夯实数据赋能的育人环境

长宁区遵循市教委提出的“政府定标准、搭平台,企业做产品、保运维,学校买服务、建资源”的新型信息化建设模式,按照“物联、数联、智联”的原则,通过“五通一屏”建设,实现“用户通、数据通、应用通、设备通、消息通”,完成全区人员统一认证,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市区校各类应用统筹衔接,智能设备统一接入管控,数据融通一数一源,信息传送多级互通、互联共享。依托教育数字基座强大的底层联通能力,长宁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同时为各校个性化建设提供优质土壤。

(一)市区校一体化,基座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枢

一是建设组织中心,助力高效管理。以保障“人员准”为核心,对接优化全区106所学校及机构单位的权威源数据,完成基础数据校验维护工作,实现组织人员架构的精准动态管理。为提升管理灵活性,开发自定义群组及自定义用户标签功能,完成名师工作室、行政管理、基座专项推进等6类区级共同体建设,并支持区校针对个性化成员管理需求进行批量标注,满足快速分层需求,为教学资源智能推送、分级评价管理、家校沟通等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建设应用中心,完善数字生态。全区各单位共享基座统建下发的标准化应用,包括13个市级应用、67个区级应用,满足在智慧教学、家校沟通、教师培训、校务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刚需,助力各单位数字化转型建设齐步走。通过基座开放平台接入82个校级三方应用,原单应用接入时长从1个月缩短至1周,让各单位能够轻松整合新旧应用,促进小生态个性化发展,同时为管理者提供应用活跃度监管看板,全面解决应用生态的接、用、管问题。另外教师使用基座低代码工具,仅需要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就能够搭建轻应用,灵活满足个性化小需求,目前全区已开发389个校级低代码应用。

三是建设数据中心,辅助教育决策。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库,接入三方应用及原生应用数据。目前全区共存储数据资产6.14T,数据量1.1亿条,帮助区域、学校盘清数据家底,探索教育数据价值。参与长宁区大数据中心分级分类试点,优化数据治理流程、自动化质量报告,为区校两级基座成效运行驾驶舱、应用活跃度监管等提供数据源与计算,形成区校两级数据看板,实现局长、校长等各类角色关注业务应用及数据的汇聚展示,完善数据驱动下的区域督导等管理工作闭环。

四是建设物联中心,实现智能管控。全区统一接入管理11074台智能设备,覆盖4家厂商的5类设备。基于教育物联,进一步完善数字生态建设的硬件环境基础,丰富各业务场景下的数据采集渠道,加强数据驱动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性。

五是建设消息中心,提升沟通时效。为教师、学生、家长建设私信、短信、邮件三大通讯场景,保障消息即时触达。全年全区各用户累计接收作业信息、班级讨论、通知公告等消息600万余条,促进校园办公、家校育人等场景下的高效沟通。

六是打造角色空间,汇聚转型场景。创建符合角色职能需求的用户空间,为局校管理者提供专项工作台辅助数字决策,为信息化负责人提供基座管理台辅助数字化转型进程管理,为教师打造融合个人计划、校园日历、学生学情、教学研究等模块的微应用看板,实现各类应用场景一屏通办。各单位下的不同角色职能的空间内支持通过细分群组进一步分化空间配置内容,满足各级各类用户对空间的个性化诉求。

(二)整区推进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现实

实现常态数字协同,抬高数字建设底部。长宁教育数字基座年访问量超过2200万,幼儿园、特殊学校等信息化薄弱单位活跃度较高,显著抬高建设底部,促进区域数字化转型建设齐步走。以区域课后服务场景建设为例,长宁区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水平的要求,以虹桥机场小学为试点开展课后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继而优化推广至全区。目前已有42所中小学(全区共44所小初学校)使用基座提供的课后服务平台进行选排课、考勤签到、巡课评价等工作,覆盖35000余名学生,开设校内活动课程共计1500余门(兴趣类课程约1200门),总课时数超过15万,实现区域对各校课后服务活动质量的一体化高效管控评估。此外,基于各业务处室需求定制化开发风采活动应用,针对区域内开展教师评比的发布活动、提交作品、评审作品等常态化流程,提供在线的活动信息的编辑、发布、参与、评审等功能,方便管理者更便捷、更广泛地开展跨时空的区域教育教学评比活动。目前已支持了“长宁区幼儿园童趣4+x线上活动”等5项区域评比活动开展,实现各类评比流程的高效运转和评比成果数据的统一汇聚。

二、提升应用能级,师生多元化全面发展

以数字基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枢,打破不同应用间、不同单位间的数据孤岛,优化不同教育教学场景下的数据采集、分析、整合、应用,进一步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决策,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一)创新多方共建共创模式,激活教育新生态

一是加强各主体参与,促进应用模式演化。将优质校级低代码应用升级为区域低代码场景库,供各校一键快速复用。当前数字基座系统内共有低代码场景库25个,复用超过100次,为各校打造实施系统化的转型方案奠定基础。例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复用建青实验学校贡献的访客管理低代码场景库后,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并嵌入到学校公众号中,让家长等外来访客更轻松地获取登记渠道,申请信息实时流转至拜访教师处,实现动态办公协同。

二是发挥名校名师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建。长宁教育学院连续两年组织教研员及各校名师使用基座AI直播平台开展长宁名师讲堂活动,面向全区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点的讲解与复习,以同步直播、线上互动交流、录制回放的方式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拓宽知识面,提升复习、备考效果,促进名师智慧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沉淀优质教育资源。长宁16所学校及机构单位使用区校资源库分享172个区域资源及1188个校本资源,支持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教师教研培训、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需求。

(二)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一是强化学校育人特色,支持学生探究学习。西郊学校搭建了《智慧种植园记录册》低代码应用,让学生能够在移动端观察校内智慧种植园传感器实时监测的土壤温度、湿度、PH 值等多种参数,以及环境监测气象站等装置检测到的数据,在低代码应用表单中进行提交。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实验,探索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低代码表单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提出新的种植方案和管理策略,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科技和劳动的魅力。

二是打造数据治理标杆,服务幼儿健康成长。通过对长宁10所幼儿园开展基座应用活跃度分析、问卷调研、走访座谈,聚焦数字化赋能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场景,以天山幼儿园为试点开展教育数据治理工作,制定面向家长月度推送的幼儿健康报告,打造家园沟通闭环,提升家长对幼儿园数字化管理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是融通应用生态体系,实现家校协同新模式。娄山中学通过校信与电子班牌的应用融通,已经在全校范围内支持师生自主上传发布班级相册、校园相册、班级课表、通知公告等内容,还开展了荣誉争章活动。通过班牌的家校留言功能,娄山中学的家长使用基座移动端校信app给学生发送消息,学生在电子班牌上刷学籍卡接收消息并快捷回复,一方面在遵循学校学生电子设备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即时沟通,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让家校协同更高效。

四是汇聚多元评价数据,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以娄山中学、天山二中、延安初中为试点,基于数字基座的底层能力对接采集多方系统数据,包括市级培训平台的研修数据、在线评教应用的阶段性评教数据、智慧教研平台的听评课数据等,实现过程性数据的自动流转存储,并使用低代码工具补充家访记录、带教工作等常态采集数据,建立起统一的教师成长数据仓库,实现只需采集一次数据,后续教师绩效、职称评聘、岗位晋级等评价场景中可快速复用,在保障数据真实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教育系统内信息协同的复杂度,让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和对自身成长方向的分析。

三、关注数字素养,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动力

长宁教师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创变者,转型工作需要从根本上体现教师的发展诉求,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构建起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可持续环境。

(一)以赛促研,凝练师生研创成果

以区域赛事活动的形式鼓励提炼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共享成长经验。长宁连续连年举办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征集活动,收集幼小初高全学段共计170余个校级转型案例,主题覆盖教育教学多元场景。2022年11月-12月,举办全区教师首届低代码研创应用大赛,全区共68个教育单位、256名教师报名参与,累计提交191件低代码作品,涉及教、学、管、评、研各类业务应用,参赛老师突破了学科、年龄限制,打破了以前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科技学科老师、年轻老师参与较多的现象。在长宁教师低代码大赛颁奖仪式上,来自天山幼儿园、开元学校等单位的各学科教师通过在线直播会议向全区介绍了自己参与转型建设和低代码开发工作的心得体会,激发教师们的参与热情。

(二)以研促新,数字赋能教师成长

支撑教师探索区域校际新型教研活动,助力云端共研共学。新泾中学依托基座智慧教研平台自主设计并开展了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校本党员教育线上培训活动,积极探索实践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研修模式。学校充分利用来源于“学习强国”等平台的优质资源制作课程内容,并设置形式丰富的考核活动提升培训效果。全校共34名党员教师通过网页端和手机移动端参与本次培训活动,全部顺利完成5节网络课程的学习与考核。2023年5月17日-18日,长宁区教育学院依托基座智慧教研平台,联合新疆克拉玛依区教育局举办沪克两地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及人工智能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娄山中学教师分别展示了1节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题复习课和1节初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原理》新授课,两地教师和教研专家也借助智慧教研平台展开评课交流,同时长宁还展示了区域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促进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传递分享。

(三)组建共同体,提升教师数字意识

2023年3月,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保健老师杨倩牵头组建了“上海市杨倩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并随之依托长宁教育数字基座成立线上保育工作坊,以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培训创新。目前线上工作室成员共10名,累计分享12份2-6岁幼儿保育主题学习资源,并于5月份针对当下保育热点需求开展了《传染病流行季节面对在园呕吐幼儿的应急处理研讨》在线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在学习文档、视频等数字资源后进行在线留言讨论,及时反馈学习收获。

 

作者:上海市长宁教育局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标签: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区域VR教学探究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高质量数字作业的活力教育实践,助力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